日本的三层里世界 - The Dark Side of Japan

《东京贫困女子》,可以看做是日本的里世界的细腻描写。里世界不是主流,但却无疑充满了绝望。

前一阵子看过不少描写日本及日本美食的书,那种春和景明的感觉让人心生向往,我也写了几个读后感,包括

旅居日本的华人描写的京都生活《春山好》:由来风月是同天 - Another Japan

西方作家描写日本食物的《米面鱼》:吃在日本 - Rice, Noodle, Fish: Deep Travels Through Japan's Food Culture

还有从《米面鱼》生发出来的关于日本工匠精神的思考: 职人幻想 - The World of Shokunin

然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怎么可能净是些春光花月夜,所以这就又读了一本《东京贫困女子》,可以看做是日本的里世界的细腻描写。里世界不是主流,但却无疑充满了绝望。

tokyo.jpg

当然这本书由于是自主报名的采访记录,因此肯定存在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说报名的人一定都希望倾诉「被动的外因」,而「主动作死」类的贫困者,应该不会来报名。这一点需要谨慎对待。

这个书读来读去,读出三层味道。

第一层是性别迫害。

书中讲述的是在日本的大都市东京生活的贫困女性。这些贫困女性的生活基本是一团糟,能够想象的是,大多数女性会最终沦为「风俗业者」,当然风俗业这个称呼充满了日式的虚伪,其实就是性工作者。基本上所有的女性主义者都会将这一行业看做是男性对女性的迫害的重要象征。

最让人感叹的是日本社会的法律不够健全,但法治精神倒是健全的很。具体说就是法律有很多漏洞可以绕,而只要绕过,法律就完全不管了。

例如法律禁止卖淫,就搞个约会咖啡厅,让女性坐里面,向男顾客收会员费。至于进去谈了什么,带走做了什么,和咖啡厅没关系,人家属于自由恋爱 —— 这种如果放在我国,早就以公序良俗的名义,用寻衅滋事抓起来一万次了。真的不知道口袋罪的存在,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女性要踏入这个行业,也是最容易的 —— 不需要技能,甚至也不需要外貌。日本游走于法律空隙的各色性行业,对于各种各样的女性都有需求。年轻的女学生去找干爹,岁数稍大可能去会所,还有各式各样的应招空降,外貌好一点或对金钱有更多需求的会去拍成人电影。

作者采访的性工作者,做这一行的主要原因都是某些悲剧导致的贫困。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开头提过的幸存者偏差。

除了性工作者,甚至还有大量连这样的工作都做不了的人 —— 大多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身体残疾,她们都苟活于都市浮华之下。

至于贫穷的原因,大多是原生家庭的贫穷 —— 贫穷是一种「遗传病」。当一个家庭每日奔波于下一天、下一个月的食物、水电的时候,他们不会对子女教育有任何期待或愿景,他们只希望子女快点长大离开家。那他们为什么要生孩子呢,答案是他们的再上一辈也没有给他们什么教育,他们对未来估计不足,而生育只是一种社会规训似的习惯而为,等到生出来的时候,后悔已经晚了 —— 这就是为什么聪明一些的年轻人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 —— 甚至他们的父辈都非常支持他们不继续生育。

还有父权带来的压迫。很多贫穷女性是因为结婚后收到丈夫的暴力 —— 肉体的已经比较少了,更多的是精神暴力,也就是常说的 PUA,这可能是日本社会的一种习惯性夫妻相处模式,在过去可能大家认为就应该是这样,女性也会隐忍一生,而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有各种救助机构,婚内的女性很容易发现自己在接受精神暴力,这就会有两个结果:1)继续忍耐直到精神不正常;2)离婚并失去经济来源。

这两个结果对于女性来说都是一个滑向贫穷深渊的致命推手。这些女性,从高中就辍学的女生到东京大学的硕士,知识并没有改变命运,她们在家被父亲、丈夫虐待,在职场被男性上司和同事霸凌,一旦冲动离婚或辞职,就只能返贫一蹶不振。而求职的大门对于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基本已经彻底关闭了。

但如果只是男权问题,那至少男性还很安全?其实并不是。男性只是比女性暂时领先而已,按这个趋势,早晚也会滑落,所以还有第二层。

tongqin.jpg

第二层是社会老龄化

日本社会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日本政府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做了很多努力,包括鼓励求职者进入看护机构,但实际上看护机构劳动强度大,薪水甚至还不足低保,之所以还有人在工作,只是因为领取低保会导致子女无法上大学 —— 这个制度设计简直能锁死阶级。

老龄化问题除了带来看护机构的问题,还带了了因看护返贫的问题。一位被采访者曾经是家庭年收入 1000 万日元(大约 60 万人民币)的女主妇,但先因为照顾癌症的母亲花光积蓄而离婚,又因为照顾患精神病的姐姐而辞职,她太乐观了,以为总会好起来,结果再也没能找到工作,几乎流落街头。

掌握着社会重要岗位的老人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会错误的看待年轻人的现状。例如日本年轻女性的贫困问题一旦进入视野,他们就会暴怒,认为贫穷责任自负。这个论调其实并不新鲜,例如我们很早就听过「笑贫不笑娼」、「命苦不能怨政府」,也知道美国的价值观之一就是机会均等,责任自负。

责任自负的这种思想在日本也是主流,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些都市的贫困女子,都是因为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上学费很贵的大学?为什么要参加社团活动?为什么要买衣服?有一辆车的人怎么能申请低保,等等。其实每个被采访者似乎都可以被以这种方式杠翻。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的系统性问题。甚至连贫困者自己,都试图不给别人添麻烦,连自杀都会选择更好收尸的上吊。

老龄化和极端的责任自负的社会观念是催化剂。

old.jpg

第三层是阶级固化

日本从泡沫经济到现在老龄化严重的几十年,整个社会能提供的劳动岗位数量并没明显变少,只是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制造业专为服务业 —— 例如看护高龄者的行业。而日本传统的匠人制品,其实也受到工业社会的冲击。总的感受就是赚的钱变少了,底层劳动者在温饱线上挣扎,无法教育子女,子女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无法实现阶级跃迁,阶级也就固化了。

所以放下这本书去看日本人的不结婚和少子化,才知道他们的年轻人有多明智。书中采访的案例不少都是因为信息不足,对社会充满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精神,或者对困难估计不足带来的。

如果系统性的问题不改变,日本年轻女性为了避免踏入贫困的沼泽,总结一下只有下面几条路:

  1. 找份不错的工作,不要结婚
  2. 结婚了不要生孩子,仔细观察伴侣,不行就赶紧离婚止损
  3. 结婚了不能辞职,坚持工作
  4. 如果辞了职又生了孩子,那就坚决不能离婚,即使对方出轨或家暴

如果打破这些规则,又遇到例如家人或自己病痛的情况,则一定会滑入贫困深渊没有例外。

看来看去,似乎个案都有不同又有相似。仅从书中给出的信息,大概能发现一些系统性问题的脉络。

第一个问题是终身雇佣制与降本增效的联合作用。

我们都知道日本有个听起来很牛逼的制度就是终身雇佣,一旦录用,除非公司倒闭,否则不能开除人。并把这个看做是对劳动者的一种保护。但同时,企业乃至政府,都有持续降本增效的诉求,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那怎么办呢,一定是降低正式雇员的比例。

这就好比延长产假看似保护妇女,其实减少了女性的工作机会:产假这么长,成本这么高,谁还会招女性啊。

降低正式雇员比例之后,必将采用更多的外包(派遣)员工来完成工作。外包的话题以前写过,从企业的角度,不需要考虑他们的个人成长、心理健康、技能培训,只需要付款向外包公司购买打包的服务即可,而外包公司由于利润微薄,实际上也很少考虑上面那些事,不合适就换人。

因此日本外包派遣员工的工资,基本维持在低保上下,很多外包工作的人甚至需要夜里去做第二份工才能勉强吃饱。因此也有大量的女性外包员工会同时兼职性行业。

外包员工的工作境遇也让人担心,因为中间多了一层隔膜,雇主的正式员工通常是管理者,他们对外包员工的欺压严重,加班频繁,常有精神虐待 —— 书中一个例子是,正式员工把胶水涂在外包的鞋底,强迫她们站立,外包员工一整天没有上厕所的时间,连水都不敢喝。

那么,哪些岗位会被外包呢?几乎所有岗位。从店员到政府机构,哪怕图书馆,都整体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书中一位采访者很喜欢图书管理员的岗位,也自己尝试策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她只是个外包员工,永远不会有任何奖励和晋升机会,甚至一辈子不会加薪。她很快就要无法养活自己了,等待她的只能是换一个生产类岗位 —— 多劳多得。她很舍不得,却知道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超级城市化和助学金资本化的长久影响。

前面讲了贫穷是可遗传的,解决贫穷问题主要是靠教育以及更多的信息,书中采访的很多女性都是因为自己的家庭无法提供更多的教育,她们认识社会的窗口也很狭小,职业选择极为有限。但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日本的极端城市化可能也是一个主要推手,城市化其实代表着一种生存环境的单一化,而日本的城市化率高达 94%,为世界第一。

城市提供的工作机会和种类是比较有限的,而生活成本比较高 —— 几乎所有的贫困女性都要花去大半的收入来解决房租和通勤,甚至更贵的食物。有一辆车的女性也是为了便宜住在轻轨隔壁,忍受着每隔几分钟地震一般的振动。房租、食物、上班所需的正装,这基本是几个绕不过去的大山。

超大型城市,人际关系也更稀薄,当人陷入困境时,可能并没有亲戚朋友可以倾诉或协助,人们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但为什么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很不错的大学毕业生也陷入贫困呢,一方面是社会工作岗位少,一方面日本的助学金制度本质上是贷款,而且利息不低。很多学生在申请助学贷款的时候并没有意识说毕业后要还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刚毕业的时候就背上30万的债,可能也会焦虑成疾 —— 写到这里我去搜索了一下日本助学贷款制度,发现我国正在积极学习。

相对日本来说,我们有更大的国土面积和更大的经济纵深 —— 从一线到八线城市,这种经济落差会产生势能,不像东京的贫困人口,想逃离都没地方去。

但仍然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不是为了日本人,是为了我们自己。

skylin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