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集 - Why Don't  Have A Drink

图书市集 - Why Don't Have A Drink

前一两周这个重新热起来的初秋,家里的花都重新开了,它们幼稚的以为春天又到了,蚊子也变得懒洋洋的,似乎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

前一两周这个重新热起来的初秋,家里的花都重新开了,它们幼稚的以为春天又到了,蚊子也变得懒洋洋的,似乎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霍。昨天开始,北京的气温才开始凉下来,蚊子也知道要过冬了,充满了紧迫感,它们好像浑身的肌肉都绷紧了,抓紧一切机会觅食与恋爱,像极了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本来只有傍晚才出现的伊蚊,中午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并凭着灵活的身手躲过社会的巴掌。

伊蚊可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 叮人很疼,所以它们吃饭总是吃个半饱,不会贪图享乐,叮一下就跑,在你疼了一下反应过来想拍的时候,他已经吃一口走人了,好像不是来吃饭,倒像是来网红景点打卡。

昨天就是这样,顶着蚊子逛了「图书市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市集」这个词开始如此的流行。要说「集市」还好一点,非要把一个现成的词字序颠倒,可能为了显得有文化。我暗自腹诽,不如把「图书」干脆也倒过来,写作「书图」,还能莫名沾上点「河图洛书」的神秘主义气息。也许这就是当代年轻人,以及我与年轻人的代沟 —— 我只能如此思考,并入乡随俗。

需要入乡随俗的可不只是名字那么简单。来之前,我脑子里对这场活动的想象是「地坛书市」。很多年以前,地坛公园经常举办各种奇怪活动,例如庙会、相亲大会、以及书市。

那时候的「地坛书市」比较淳朴,密密麻麻的都是书商的摊位,所有的书都乱糟糟堆放着,种类繁多。那时并没有什么电商,而书店的书都是原价的,这就让书市的价值变高了,书市是一定要有折扣的,间或也会有盗版书混在其中,满市场都是拉着一车车书满载而归的人。记得有一年我就扛回一大捆南怀瑾,盗版的。大概有半米多厚的那摞书,好像只有不到一百块,非常划算 —— 此处需要忏悔下,那时我并没有什么版权意识,内容是真的就行,管不了那么多,毕竟穷。

后来地坛书市就停办了,再也没有了。我又去过书展,书展一般是在新国展这类高级的展览中心举办,规模跟车展差不多,有巨型的充满设计感的展台矗立,还有奇装异服的皮套人走来走去,灯光明亮,器宇不凡。书展上常有很多国外的书商参展,所以我们也会扫回去很多从未在国内出版过的英文读物。

这次图书市集,有了前两种活动的经验,我是打算带着拉杆箱来的,来了发现还好没有带。

就像之前的咖啡节,我们做好喝太多咖啡不睡觉的思想准备,却发现全场充斥着小红书的味道,至于咖啡,除了加满果汁饮料的特饮外,豆子与技法都乏善可陈 —— 你想象一下,鸡尾酒的那种上下翻飞的壶什么时候成了咖啡工具,满脑子就会出现「什么鬼」三个字。

图书市集的设计,其实也是为了打卡而生的,除了图书,还有很多食物、咖啡和文创周边,非常适合年轻人周末约会,或约上三五好友在白天无事的时候来逛一逛聊聊天,完了拐去三里屯。这个市集本身似乎没想让你买走任何超重的东西。我看中一本书,需要在摊主的指导下找到他们的抖音商城账号,然后下单。摊主给我改一个折扣 —— 她声称市集上的折扣比抖音商城更低 —— 给我减掉了一块三毛钱之后,我拍下,就可以等待快递上门了。我和她挥别,走向下一个摊位,但我再也不想买书了,我怀念微信读书。

正午的烈日下,一辆咖啡车停在路边,装饰感十足 —— 现在很流行这种改装车,将一辆面包车内部安装一些设备,带着擦得铮亮的铜管、阀门和充满了蒸汽朋克风格的各式工具,可以搞出浓缩咖啡,或者精酿啤酒 —— 车边放着一些野营用的桌椅和天幕,这一切搭配的很完美,让你一边喝着隔壁咖啡师用鸡尾酒壶摇出来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一边坐在低矮的米色折叠椅上,迅速开展浮躁的自拍和他拍活动。

从前我也会这么做,似乎没有拍照并分享给别人,景点就白来了,食物就白吃了。后来我发现当我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别人拍照打卡的分享的时候,内心总会鄙夷,便进而想到我自己的拍照分享,可能也正在被他人鄙夷着,就慢慢索性把注意力放回到当下了,也常忘记掏出手机。

急着说给别人听、拍给别人看,好像也没有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不如少费点电。

shush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