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生涯 - To the Tang Dynasty

秘书生涯 - To the Tang Dynasty

从乾隆的饥饿的盛世,到唐朝的万邦来朝,从开头的贞观之治到残唐的宦官专权,写过武则天后,抽丝剥茧的发现了另一位著名唐朝女性,上官婉儿。

从乾隆的饥饿的盛世,到唐朝的万邦来朝,从初唐的贞观之治到残唐的宦官专权,写过武则天后,抽丝剥茧的发现了另一位著名唐朝女性,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其实算个网络红人,百度上一搜各种内容满坑满谷。当然她的出名可能是因为王者荣耀,但毕竟起了个头,也让人对这位女性职业经理人产生了好奇。

提到「女性职业经理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很多刻板印象。女性会带来柔弱与情绪化的印象,而职业经理人又会带来死板教条和冷静的感觉。或者干脆简单点:「女白领」。但上官婉儿又有些不同,她不是经理人,不做管理。所以更准确一点的话,她是一个「女秘书」,武则天的秘书。虽然唐朝的三省其实就是秘书职责,但老板还是需要一个身边人,来绕过公司的流程制度直接发布政令。

上官婉儿作为一个老板身边的私人秘书,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在历史中,她的面目模糊,因为不会有人专门为秘书记录太多笔墨,史书上的武则天张牙舞爪,但上官婉儿的名字出现不多,简单的生平,也就是生于何处,做过何事,死在哪里。结局也只是三个字「斩阙下」。

作为一个全家被武后灭门而独自幸存的小女孩,我很难理解她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将仇恨深埋心底的,也许只是因为她还小,小朋友对大家族的印象大约只是过年过节张灯结彩,还有给长辈磕头。不苟言笑的父亲也许从未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全家惨遭不幸后,因为母亲是另外一个大家族的后人,母女两个幸存了下来,寄居在宫女与下人们的宿舍里。

偶然的机会,她的才华被武后发现,又因为她的才华,被武后常年带在身边作为秘书,主要负责写诏书。诏书这东西确实不好搞,老板说我想弄死张三,你来拟诏。上官婉儿就得殚精竭虑找到各种张三大逆不道的理由,还要写得漂亮公正得以服众,过两天老板反悔了,说张三人挺好的,虽然死了,给他追认个什么爵位吧,你来拟诏。上官婉儿又得赶紧找到各种张三忠义善良感天动地的理由,还要写得漂亮公正得以服众。

这秘书的工作真不是正常人干得了的,首先你不能有一个客观的价值观,「对不起老板,我觉得张三是好人这个诏书我写不出来」,这样你可能就得和张三一起走了。你也不能太死心眼,「张三之前咱们刚给抹黑砍了,现在又要追认烈士,给我整不会了啊」,这样你可能也要和张三泉下会面。当然最重要的,你还不太笨,两篇诏书前后相反你就写不出来了,或者后面的不如前面的有说服力,老百姓一看就觉得一眼假,你也得步张三后尘。

除了往老板规定的方向走,前后左右都是死路。还好大多数做秘书的也都有这个水平,今天盖楼发展经济,明天拆楼为了环保,怎么都是好。因为秘书能接近老板,偶尔会有一些权力的边角料落下来,便让人趋之若鹜。

可惜两朝笔杆子上官婉儿,被政治裹挟着,不由自主,她写出来的没有一篇是自己的主意,但却要为此付出代价。那年,已经四十六岁的上官婉儿,因为做了韦皇后的秘书,在一场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主导的针对韦皇后的政变中,即使她拿出诏书证明自己其实使用了春秋笔法,自己其实支持的是太平公主,那也没有用,还是被未来的唐明皇杀死在月光下。

史书中的记载很有趣,写得更早的《旧唐书》对上官婉儿恶意满满,好事没怎么提,坏事一大堆,而编纂更晚的《新唐书》就中立很多。武后在残唐文人的眼中,一定是眼中钉型的被痛恨的人物,但却碍于礼教,女皇即使死了,皇帝的称号即使被剥夺了,但仍然是皇后。因此坏事必然是身边人做的,秘书被抹黑当然是情理之中,比如下面这同一件事的两本书中的记载,可窥一二:

《旧唐书》:婉兒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兒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

《新唐书》:婉儿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数赐宴赋诗,群臣赓和,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观,婉儿力也。

打开历史抽丝剥茧,不难在字缝中找到她的存在感,「然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 《新唐书》。但她身上更多的还是谜团,「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也不知道她到底做了什么事,本应死刑,最后被武后宽恕,改为刺字。

上官婉儿留下很多诗篇,大多是应付命令的命题作文,之外只有一首流露了真情实感,不知正在思念何人。

叶下洞庭初

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

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

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

惟怅久离居

tan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