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受体 - The Receptor Of Art

友台《剧谈社》的新一期节目聊了观念摄影,众所周知这些搞艺术的总喜欢谈深刻的思想或观念,但因为我常混迹于微博等社交媒体,由此而观察到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待艺术的态度却非常值得思考。

友台《剧谈社》的新一期节目聊了观念摄影,众所周知这些搞艺术的总喜欢谈深刻的思想或观念,但因为我常混迹于微博等社交媒体,由此而观察到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待艺术的态度却非常值得思考。

常见的故事是,如果你搞一堆破烂堆在路边,可能就真的是破烂,但你如果堆在纽约当代艺术中心,破烂的旁边再摆上一个牌子写着《第聂伯河》,这可能就是不错的反战题材装置艺术。这也许是个笑话,也许不是。从我个人真实的体验来说确实如此,路边的涂鸦影响市容看起来好像周围充满了犯罪的气氛,而 798 艺术区里的涂鸦却总是让人驻足,至少会心一笑。所谓「艺术」,是与它所存在的场所有关的吗?

好像也不是,无论蒙娜丽莎放在哪里,似乎都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艺术品,即使仍在垃圾堆里,也不会有人误以为是桌布。所以,是不是因为我们足够熟悉蒙娜丽莎们,从小就在各类媒体上反复观看,不至于陌生,以至于通过这种持续「训练」,让我们提高了对蒙娜丽莎的审美水平?

好像还不是,到了今天,艺术品的载体也大量的数字化了,普通人接触艺术品变得更容易了,以前你还得去博物馆用眼睛触摸千年前的古董或塞尚的真迹,而到了今天,大量的艺术品被使用高清晰度的相机翻拍、被进行 3D 扫描及建模,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数字艺术品,还有带上 VR 眼睛才能近距离欣赏和穿行其中的数字 3D 雕塑,这一切都让艺术这个东西前所未有的触手可及,更不要提建筑空间与园艺,本来我们就生活于其中。但无论是面对「小便池」的惊恐还是对于「大裤衩」的揶揄,仿佛古往今来环球同此凉热。没啥变化。

在微博上广泛观察,你会发现,大众 —— 我指的是活在评论区而不是时间线上的网友们,他们的原创微博通常是空的,或者充斥着转发抽奖 —— 对于艺术品优劣的评判标准非常的朴素:像,或者不像。而他们对于艺术家的评判标准也一样朴素:技术怎么样,能否画得像。

这就会产生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可以列举一系列艺术家以提前预判大众的倾向:冷军 —— 牛逼;米开朗基罗等一众文艺复兴雕塑家 —— 牛逼;拿出童年画作的毕加索 —— 牛逼。最有趣的是毕加索,非要拿出自己能「画得像」的童年能力为自己背书,才能获得网友认可,继而接受后续的那些惊世骇俗 —— 是的,都一百多年了。

放到摄影这件事上,这种现象好像达到了极致,因为技术问题不再是门槛了,作为一个摄影师,如何获得大众的认可,难道要拿出一张画的很像的手绘吗?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拿出一张拍得很像的照片?对不起我用手机就可以。

公园里的退休大爷穿着墨绿色浑身口袋的马甲端着长枪短炮瞄准一株花蕊猛按快门,并沉醉于对焦清晰与控制良好的景深的时候;当打扮时髦的姑娘排队买到一杯奶茶先放到脸边嘟起嘴自拍并面无表情美图秀秀后发送朋友圈配上又是一天元气满满的时候。所有原本大众认为的,可以为一个艺术品背书的元素都荡然无存。

这时候忽然彷徨,怎么办。面对一个艺术品无法说出像还是不像的时候,似乎词穷。过去我曾经认为这是因为语文学的不好导致的词穷,就像我看见落日只会说哇好好看,却总是想不出什么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之类的大词儿,但后来发现好像也不是,讲不出来到无所谓,看不出来或压根不屑,好像问题更大一点。

说到这,艺术的受体到底是什么,是发掘艺术品背后的隐喻的能力吗?留个思考题,下课。

yiny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