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云开 - The Chinese Literati Aesthetics

雪霁云开 - The Chinese Literati Aesthetics

最近徐小虎的名字忽然出现了很多次,看到视频讲她认为草间弥生的作品不是艺术,当然这不用看细节也知道必然是营销号的标题党,但我也第一次听到徐小虎这位老人的名字,并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最近徐小虎的名字忽然出现了很多次,看到视频讲她认为草间弥生的作品不是艺术,当然这不用看细节也知道必然是营销号的标题党,但我也第一次听到徐小虎这位老人的名字,并产生了深深的好奇。我忽然联想到曹星原老师,她曾经坚持称千里江山图是伪作,后来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而徐小虎似乎是加强版的曹星原,她口中的伪作更多,以至于因此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拉黑了,再不允许她接触馆藏。

徐小虎是一位中德混血老太太,出生在解放前的大陆。她学艺术很有悟性,后来成了王季迁的学生,这本书就是他们师徒二人的对谈。王季迁更了不得,解放前出生在苏州的名门望族,后来一度成为古画收藏华人第一,画的好,更擅长鉴赏。可惜他们在当时政治上都属于对岸阵营,虽然没有参与政治,但因此在大陆名声不显。

过去看到的文物鉴定,是一门综合学科,从文物的材料、质地,到形制、工艺,乃至使用痕迹,都会放在一起看,但徐小虎师从了王季迁,开创了一个新的方法,就是从笔墨本身来鉴定。笔墨类似签名笔迹,是画家的 DNA,会演变但不会迥异。至于纸张印鉴,她全不看,而大多仿画会将精力放在落款、印章等方面,笔墨本身反而容易漏出破绽。这应当是符合常识的,但我想了半天,笔墨会有正常的画家之间的学习模仿,同一个画家还可能自己推陈出新,甚至老了拿不住笔发明了新的画法,都有可能,这条路注定不好走。

hua.jpg

而这本《画语录》也正是徐小虎与王季迁的对谈录,包含了这种方法的所有精华,让人不忍释卷。其中有一段他们探讨什么是美和雅,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美与雅,王老线上讲到美是这么说的:

王:……我认为美是一种圆满完整的……像球一样。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大的视野,因此,假如你从这里看,它也许是美的,而从另一个观点看,看法可能又不同;而且你和我的看法也不同。比如说黑人有他们美的观念,白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观念,两者都是美,但都只是美的一部分,我们所看到的美都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

徐:在宋代和明代所流行的书法,其字体的造型似乎就有所不同。例如同一个“天”字或“地”字,比例却不相同——在宋代较方,而在明代则偏长——这表示宋人认为方比长方美,而明代却不如此认为,是吗?

王:是的,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偏见。如果你用宋人的眼睛看,你会喜欢方的,你若用明人的眼睛看,会觉得长的似乎更美,所以二者都只是一种自然整体美的部分。你能够比较人和一个花瓶的美吗?就像拿桌子、椅子或一个杯子的美和一张脸来比较,你不能说因为人类的脸美,所以桌子或杯子就不美,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美的部分,而不会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看每件东西一定要在相关的环境中来比较,你不能为整个地球定一个绝对的标准,还能涵盖所有时间,甚至我可以说时间也不能限制美。你不能因为你发现了现代艺术之美,就说古代的美不是美。另一方面,从古人的立场来批评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也同样不合理。美是一个整体,源于自然,被限制或改变的只是我们的看法,而不是美本身。

还谈了雅俗:

王:我也请教过许多权威人士,请他们在口头上来说明这些观念,不过似乎每个人都被这个题目给弄糊涂了。现在我认为英文单词tasteful可以和“雅”这个字相当。“雅”不只是指微妙而轻淡的色调,大红也可以是雅,大绿也可以是雅,和它在整体中的作用有关。“雅”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言语、举止和穿着中,它布满一个人的整体。

徐:“雅”翻译成英文通常是 refined 或 elegant。

王:我可认为小孩子画里的用笔和气氛常是“雅”的……那么,小孩所画的能被称为refined吗?

徐:不能,在那种情况不能用refined。

王:你不会说小孩的动作是很雅的吗?

徐:那比较接近“天真”,自然而不造作……

王:“雅”包含了自然。

徐:您要说“雅”是自然、天真、平淡、含蓄的总和吗?

王:我以为 tasteful 这个单词是 “雅” 最好的翻译,它存在于西方艺术和生活中,就像存在于中国艺术和生活中一样。以梵·高和莫迪里亚尼为例,他们都是雅的,而雷诺阿的形式和颜色上就有一点俗。我不敢对西方艺术做绝对的评定。可是在中国绘画中非常明显,雅、俗多半跟用笔有关,只是看你有没有 good taste。

其实王老先生的观点十分简单:美的东西是稳定的,人的审美观是随时代变化的,如果你能够上帝视角,你就会发现美没有变,变的是人。而美一定与自然有关 —— 也许这是刻在人类 DNA 中的一种东西。

在这部分的读书笔记中,很多读者提到「醍醐灌顶」—— 微信读书有个功能,如果你愿意,可以在一个段落中添加评论,并且读者互相之间可以看到。

上面这段对谈,让我想起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位妄人老师,叫孟宪堂。他的选修课程叫做《美学概论》,每年选者云集。实际上这门课是一门哲学课,实际上没有几个人能搞懂,大家选这门课主要是为了观摩这位孟老师。 孟老师课堂常常语出惊人,我试着列举几例:

  1. 猪也是有思想的,你们不要看不起猪,猪是美的。
  2. 个人=社会,有=无。
  3. 美这个东西,我认为自古以来只有我一个人能说清楚。
  4. 苹果就是美,因为你可以把它吃掉。
  5. 人类历史上只有三位真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孟宪堂
  6. 买了书的把名字学院写在一张纸上,交上来!这本书不能借只能买,不然你就是没诚意,你就是不想好好学,你就是……不想要学分了是不是? 我不缺钱,因为我不贪钱。伦理学25元,美学概论20元,大家赶快交钱。

还有很多,一代代学生们传颂着这些奇葩言论,这些语录甚至被收入百度百科,成为「孟宪堂」这一词条的注脚,把他记录在互联网的历史上。没错,当年我也选了这门课,只上了第一节课就落荒而逃。而基本上所有的语录,都来自这门课的第一堂。当大家听完他的这些奇葩言论,课堂上充满快乐的空气,大家哄笑着散去了

但似乎从未听过有同学提及他的理论,哪怕驳斥,也没有。我忽然有点替孟老师感到惋惜 —— 当然他的大部分言论近乎胡扯 —— 这里节选一段吧,作为前面徐小虎与王季迁两位老先生关于美俗对谈的注脚。

……美的对象相对静止,而外部相对运动,随环境背景的变化因人而异,美的对象社会存在功利水平也会变高变低。

美和丑都是功利,且都是对美的主体的肯定,只区别于美的对象所含肯定性功利量的高低,以某一美的主体的社会功利水平为标准,若一美的对象含有的肯定性功利水平高于美的主体,则这一对象对于这一主体是美的,反之是丑的,因此,当这一对象的社会功利水平降低成或这一主体的水平升高,则美变成丑,反之,则丑变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