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 Kpi 里的皇帝 - How to Destroy the Empire

Photo by Carl Kho on Unsplash

困在 Kpi 里的皇帝 - How to Destroy the Empire

清宫剧看的不少,但是描写清代的正经书读得不多,好不容易读了一本,还看出点奇奇怪怪的感觉。

qianlong.jpg

清宫剧看的不少,但是描写清代的正经书读得不多,好不容易读了一本,还看出点奇奇怪怪的感觉。

1736 年,爱新觉罗·弘历结束了实习期,正式入职(上图中这个应该就是入职工卡照了)。成为了清帝国的皇帝,年号乾隆。这一年他 25 岁,大约是研究生毕业的年纪。怀着对这片看似了解但实质上未知的世界与权柄的好奇心,他端坐在紫禁城,接受了所有演职人员的朝拜与深藏在内心深处的质疑。

他知道后者的存在,是因为了解自己的父亲。当年父亲胤禛并不是太被看好,是因为父亲只有一张不犯错的路人脸。爷爷康熙皇帝发现胤禛府上这个聪明伶俐情商高的小弘历,天天隔辈亲,所以父亲才当上了一段时间董事长。

弘历的偶像不是父亲,也不是爷爷。这一点他清晰的知道,他是个富三代,不过有趣的是,他始终觉得自己是富二代,因为他不太看得上父亲,他觉得自己是爷爷康熙皇帝的真正传人。而富二代的偶像也从来不是自己的另一个富二代父亲,或者创业者爷爷,他们面临的是不同的境遇。这位富二代皇帝的偶像,一定是另一个曾经成功的富二代 —— 李世民。

626 年,李世民搞了军事政变,在玄武门弄死了他的哥哥和弟弟,并且让父亲李渊退位为太上皇,这一年他 27 岁。这个一千一百年前的古人,就这样成了弘历的偶像和追逐的对象。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上位年龄差不多,都是距离开国不远的前几代皇帝。这让弘历有一种感觉,自己有希望超越古人。

可惜弘历这位 CEO,毕竟是富三代,而李世民看似富二代,其实是创业者,这个显著的不同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李世民青年时代就和父亲四处打架,而童年的弘历,只是在书上读着父辈们四处打架的故事而已。

创业者本能的思考就是解决生存问题,抓大放小,在极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突围;富三代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分蛋糕,如何限制或化解公司元老的山头。

创业者常常思考如何增加营收扩大市场规模;富三代们主要考虑如何审计与杜绝跑冒滴漏、降本增效。

创业者们头脑中的竞争,是谁做的市场更大,谁的营收更多,谁能得到最广泛的赞誉;富三代们主要考虑的是更长的在位时间,获得更大的权力与尊敬,更稳。

弘历就是这样,他将自己超越李世民这件事进行了 KPI 驱动的设计,在位时间更长、粮食产量更多、疆域更大、民众口碑更好、活的更久,等等。六十多年后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对自己很满意,认为自己全方位完成了当初的 KPI,3.75 并不够,要打 10 分,十全老人。

但是可惜弘历太自负,或者说太自卑。自负是因为他是个富三代,他只是顺利继承了这个大企业,个人付出的努力与命运相比不值一提,而自卑也是因为他是个富三代,他知道自己没有为当年干掉明朝和李自成出过哪怕一毛钱的力气,而且自己还是个外族。这多少有点扭曲,年轻的弘总在扭曲中极力学习着千年前的李总。

李总刚接替 CEO 的时候,差不多属于照着书做事,前面还有一个刚倒掉的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李总广开言路大赦天下,弘总就把父亲搞的一些文字狱给平反;李总反对铺张浪费搞惠民工程,弘总就反对送礼反对进贡,偶尔还会免一些农业税。同时弘总还花了大力气防止大臣之间拉帮结派,搞组织架构扁平化,谁都可以给自己写信,看起来非常的硅谷。可惜,他没有注意到,或者有意忽略了李世民的一个核心思想 —— 可预期的制度化。

一千年前的李世民对法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思路,历史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一次某个人因为犯了什么罪,李世民大怒说必须砍头,结果到了下面判案执法的,只给了个流放的判决。后来李世民知道了差点气死,把法官叫来说你丫是不是故意气我,我都说了砍头,你最后流放,这不是让老百姓笑话我言而无信吗?结果法官讲,法律是您颁布的,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不被自己一时的情绪左右,就是最大的「信」。结果李世民转怒为喜,卧槽牛逼。

不知道弘历有没有看过这一段,我相信是看过的。但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了如下指示:知识分子不应该有自己的客观稳定的价值观,所有的价值观应该是听话,如果儒家价值观与老板的命令相违背,那必须遵守命令。而在他任期内,对犯人的判决经常是法官建议凌迟,而皇恩浩荡降为斩绝,被斩的还得谢主隆恩。法官们都摸准了他的脉。

他更是连 CEO 的职位也拿了去,他曾经说,我们公司不需要另外一个 CEO,没有什么宰相,你们只要做好秘书的工作,把我的讲话精神记录下来,清晰到位,然后准确传达就好了,我也不需要你们出谋划策,执行,还是执行。所有提建议的大臣,越级上访的平民,拦轿子上书的自负的知识分子民间国师,基本都被斩了。

一千年前的李世民,上任的时候虽然号称是第二代,但外部环境还很困难,所以对待各种来投降的人,包括边陲少数民族,都还比较 Nice,不计前嫌。而弘历不同,他把蒙古曾经叛乱但归降的那一个分支整个给种族灭绝了。

创业者收购几家更小的企业,想的大概首先是对方的团队和产品如何能有效融合,我们一起做大做强,被收购企业的老板过来给个联合创始人或者副总,共同富裕;富三代收购企业的时候常常不考虑这些问题,一般首先血洗团队,把人全干掉,换上自己熟悉的人,然后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大开大合,让人神往。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弘历靠自己 60 年的执政生涯,成功的使用编四库全书的机会和文字狱的盛况,将汉文化一网打尽,业绩远超焚书坑儒的秦始皇 —— 文字狱最有趣的一个案子是,有一位知识分子撰文指出,写文章不要提及某些敏感词,这篇文章让他掉了脑袋,因为含有敏感词。

弘历还成功的打造了完全没有中产阶级的,电池与皇帝的二元社会结构,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发现工业化这一最大化利用电池的方法,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可惜可惜。

ji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