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时间尽头的纸飞机 - Guide to Crossing Time

从时间被发明以来,人类就被绑在永不停息的秒针上,一刻不停的前进着追逐着。时间本无声无息的流淌,从未被人发现,但钟表的发明把时间的可憎面纱揭开了,从此焦虑这个词成了我们口中常听到的主题。时间单向前进,钟表原地转圈,我们也便渴望着始终前进,却实际上原地转圈。

偶尔有一天,微信读书 APP 的私信里,一位陌生的书友发来一本书的链接。有时候这些带有社交属性的工具 APP 就是这样,总让人感觉过于直来直去,让人不太习惯。如果在微信里推荐一本书,总要增加些诸如「你好,在吗,睡了吗」这样的起手,再发出一个链接,方让对方不至于翻白眼。而那些工具 APP 却不同,我们使用它们都不是为了聊天,而它们却又都想让你在里面聊天,这样的聊天内容从来没有多余的词句,带有一种沉默的力量。

例如支付宝里面如果有朋友发给我一个消息,大约是想让我去收什么劳什子能量,或者给我打钱;而微信读书里就会有人默默的丢一本书出来,就好像你饭后在路上徜徉,忽然路边闪出一个人,似乎认识又不熟,递给你一本书,不发一言,便又消失了,我拿着书远远的拉着长音喊一声「谢谢推荐~」,下一秒也许是打开看看,也许是扔进废纸篓。

这本书我打开看看了,应不负那位同志的期待。这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本人生感悟小书,不是太厚但也不薄,这标题如果从百岁的季羡林老先生嘴里说出来,别有一番意味 ——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从时间被发明以来,人类就被绑在永不停息的秒针上,一刻不停的前进着追逐着。时间本无声无息的流淌,从未被人发现,但钟表的发明把时间的可憎面纱揭开了,从此焦虑这个词成了我们口中常听到的主题。时间单向前进,钟表原地转圈,我们也便渴望着始终前进,却实际上原地转圈。无数的科幻作品都在演绎着逆转或穿越时间的美好愿望,那其实是人类最渴望而不可得的力量。而季羡林老先生,只是用他一生中的若干小事和感悟,诠释着时间在他心中留下的灼痕。

他的往事,他的只见过一面却又写信给他的友人,他的少小离家后再也未见的母亲,他的德国留学时房东的女儿,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又真真切切。

从前见过的人,偶尔再见一次已是幸运,更多的人在第一次见面即是诀别。但我们浑然不觉,我们总有一种错觉,就是余生很长,当慢慢享用,但这余生也许转眼即逝,也许转好几眼,无法预料。而那几句本想讲出来的话,事到临头也会忘却。

你微信上有多少好友,在你余下的生命中再也不会说一句话?世界上的两亿本书,在你余下的生命中能看掉几本?一想到这些便会心生焦虑,再想却又焦虑全无,就好像躺在夏天晴朗的夜空下,头枕双手向上看去。脚下的世界你用尽余生也不可能走遍看遍,而上面还有无数的世界,与其潸然泪下,不如来喝上一杯。

时间流逝与人生梦想固然冲突而不可解,但并非无法对抗。写字的力量对于滚滚时间的洪流是渺小的,却也是唯一能对抗时间的方式。写几篇日记博客,动摇不了历史,改变不了世界,但却也是唯一能穿越时间的存在。

如果说时间如长河,那这长河便是弱水三千,鹅毛浮不起,芦花定底沉。但文字是少数能够到达彼岸的存在之一。虽然无法笃定,但我们只要持续的书写、记录,这些文字就好像一枚纸飞机,丢向未来。大概率它们会遗失在半途,但万一有一两只到达,被人拾起,激起一点水花和涟漪,在时间对岸的我,也许就会收到来自未来的信息。

想到这一层,我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开心爽朗,就好像遥远的未来有一票人在等待我投掷的纸飞机。而季羡林老先生的纸飞机,刚刚飞到我的眼前。

timefl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