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前世今生 - Accounting the History

Photo by Ray Reyes on Unsplash

会计的前世今生 - Accounting the History

一本小书《会计简史》

670FDB71-30BF-4695-B99D-F5A284A063ED.png

这本书不是非常好读。但如果不较真的话也不难,我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还是通读了一遍。会计作为一个从业人数相对较少的专业,似乎研究相关历史的人就更少了。

会计这个职业很有意思。就好像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写到的手艺人,会计应该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手艺人,但是这个又不像木匠铁匠或者程序员那样非常的闭环,可以自己完成一个价值交付,从而实现自给自足。会计这种手艺有点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手艺归手艺,但是又必须依托于一个系统才能存在以及发挥价值。

从没有专职会计,到后来的账房先生,到现在公司企业里的分工复杂的各类财务工作人员,会计是伴随着市场、资本、商业一路成长的,说到这,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我国会计工作最差的时代是什么?如果从战国两汉算起,最差的可能是文革那十年了。因为那时候竟然能喊出「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三年不算账,钱也跑不到外国去」这种虎狼之词:

1949年以来的会计 > 第 58 页·位置 624

其中, 1966年至 1977年的主流行语是“会计制度”。派生流行语之一是“文化大革命”初期以阶级斗争取代会计从而导致的“废除会计制度”,当时提出的大尺度口号是“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三年不算账,钱也跑不到外国去”;之二是 1970年冬季开始的“整合会计制度”。

当然书本从上古写起,写到大禹的部分我笑的从床上跳了起来。原来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就是大禹在茅山做年终绩效评定考核的时候不幸去世,因此那个山改名叫「会稽山」,含有「聚在一起进行绩效评定」的意思,没错,「会稽」就是「会计」,会稽山其实就是会计山,可以说是天下会计的圣地了。要放到现在,这个山可能会叫「KPI 山」了:

第1章 会计思想: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会计起源于西周 > 第 27 页·位置 298

公元前 2062年,他在茅山会见各诸侯、考核他们的治水功绩和缴纳贡赋情况(史称“会稽”)。会后,他在狩猎时不幸病逝。九州诸侯们于是一致决定就把他葬在茅山,并将茅山更名为“会稽山”,直到现在。容易看出,这里的“会稽者,會計也”,实际上相当于今天“年终总结、当面(会)考核(稽)”的意思。上面提到,夏代时已经确立贡赋征收制度,由此推测当时就已经出现管理财政收入的会计合情合理。夏代设有“百官”制度,其中监督奴隶耕作的小吏“啬夫”就兼任会计核算的职责,但当时还不一定有“会计”这名词。司马迁写《史记》很严谨,就连他也不敢确认,所以才会说“或言”(有人说,不能肯定)的。

书中还提到一些乱七八糟的典故,例如一亩三分地的来历:

明成祖的“一亩三分地” > 第 52 页·位置 577

今天耳熟能详的“一亩三分地”,最早就来自皇帝的籍田面积。那是 1420年(明永乐 18年),明成祖朱棣按照南京旧制在北京天坛对面建先农坛,作为祭祀农神的场所。先农坛设有观耕台,作为皇帝检阅大臣们农耕的地方,表示皇帝是重视农业生产的;而观耕台南面的这块空地,就是大臣们耕作的农田,称之为“演耕田”,长 11丈、宽 4丈,折算成当时的面积便正好是“一亩三分”。从此以后,人们便用“一亩三分地”来形容自己的“小地盘”和“势力范围”。

古今中外的不同记账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中式记账法一直到清末,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先进,但没办法,为了与国际对接,还是被西式记账法打败了。这种西学东渐的风气在当时各行各业应该都很常见,甚至连汉字都差点被干掉,何况一个记账法。

而且非常有趣的是,我们的会计记账方法中涉及到的名词都有非常多的象征意义,例如「四柱法」、「天地合账」、「流水账」,这些名称体现出好多美好愿望,而现在的会计记账则完全是功能性的,没有任何文学和浪漫色彩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

古人是怎么结账的 > 第 126 页·位置 1326

到了 14世纪 40年代,热那亚官厅会计中已经会用借贷差额来试算平衡了,这表明西式会计中的平衡结算法已经产生。但因为当时的会计账户是根据人名来设置的,并没有损益账户和资本账户,所以只能求得人名账户下的结算平衡,无法求得整个物名账户的平衡。这个过程直到 100多年后才告完成,关于这一点,集中体现在 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

相对成熟的四脚账 > 第 142 页·位置 1485

四脚账也叫“天地合账”,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复式记账法。之所以称为四脚账,是中国古人因为喜欢把所有的经济事项都可以分为现金交易和非现金交易(债权债务往来交易)两大类,而每一类又都可以分为资金来源、资金去向两个方面;这样,整个经济活动就可以由这四个方面所组成,称之为“四根柱子”或“四只脚”,四脚账因此得名。

相对成熟的四脚账 > 第 142 页·位置 1490

与龙门账相比,四脚账在传统的中式三账基础上,创建了中式会计历史上最完善的账簿组织,某些方面已经很接近于西式会计的账簿体系了。而在结账与平账方面,它虽然依然沿用了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原理,具有浓郁的中式特色,但是在成本结转、盈亏计算、结册编制、平账原理与运用等方面已经与西式会计不谋而合。

至于晋商的人力资源会计(这个词我是头一次听说),简直就是很先进的员工持股方案,还是很可惜,一种历史长河中断了,然后被外人续上的,而我们早就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晋商的人力资源会计 > 第 149 页·位置 1550

晋商堪称是中国股份制企业的鼻祖,其“人身股”制度则是人力资源会计的鼻祖。出现这一幕的前提是,明清时期这些商号最早都是自己投资、自己经营的,然而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时,创始人就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继续经营下去了,这时候便会采取委托代理的形式聘请职业经理人,出让资本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明代中期开始,晋商就实行这一制度了,一直到民国,历时四五百年。其基本内涵是:企业从业务骨干一直到大掌柜(总经理),都可以顶 1股到 1厘甚至零点几厘的企业股份。当时的行情是, 1股资本股一般为 1万两白银,具体顶多少,会在年终由大掌柜提出,然后经全体股东根据该员工的任职期限、能力、贡献大小而定,称之为“身股”或“顶生意”;每人顶股数量“上有封顶、下不保底”,封顶数为大掌柜的“身股” 1股,其他员工则要低于该数。年终结算时,人身股与资本股享有同等权利,一起参与利润分配。每股人身股究竟能换成多少股资本股,会在章程中约定。例如,历经 230多年的晋商“大盛魁”,员工最多时超过 7000人,该商号就规定每三年为一个“大账期”(会计年度),进行一次决算分红,同时调整身股原数。分红时,按公积金增长规模作为主要考核标准,生意最好时 1股可分到 1万两白银。人身股和资本股实行同股同权,包括已经去世的员工的家属依然是可以享受分红的。所以发展到后期,人身股的总数会超过资本股数量……